中秋国庆双节临近,铁路中秋国庆假期运输27日启动,为期12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亿人次,9月29日为客流最高峰,预计发送旅客超2000万人次。
据央视网,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公布数据,截至9月24日,国庆黄金周火车票累计发售2.35亿张。其中,9月22日铁路售票量达到2695.2万张,创单日售票量历史新高。
来自携程的数据显示,假期国内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4倍。
其中,杭州因为亚运会的举办,整体订单预订量同比增长超5倍;目的地为成都的“超级假期”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0倍;天津、武汉、郑州、苏州等城市预订量增速也较高,均比去年同期增长5倍以上。
从众信旅游收客情况来看,截至目前,国内旅游市场复苏态势依旧强势,已超过2019年同期200%。
另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平台上旅游消费订单(含酒店民宿、景点门票、交通等)也较2019年翻倍增长,餐饮堂食订座量则增长112%。
出行方面,航班管家预计,假期日均航班量超1.55万架次,较2019年同期提升5.2%,较2023年五一假期提升7.1%;铁路部门预计假期日均旅客座席能力较2019年同期将增长18.5%,仅9月13日至22日,铁路累计发售车票就已达1.99亿张;滴滴出行数据预测,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出行需求同比去年上涨近八成,预计北京、苏州、杭州、东莞、重庆等将是太平洋在线出行热门城市,相比节前涨幅接近200%;假期预计顺风车出行需求同比去年涨幅超150%,北京、广州、东莞等将是顺风车出行主要需求城市;假期租车订单预计相比节前涨幅将超30%,一线城市租车出发的订单多且涨幅大。
人从众!网友吐槽假期坐高铁动车像挤地铁
9月27日,广东广州。男子双节前坐动车坐出地铁的感觉。当事人张先生称这是一趟从广州南到湛江西的动车,一上车就很惊讶,因为车厢内有扶手,很多人站着,感觉像进了地铁。“车上虽然有点拥挤,但大家都很开心,因为可以回家了。”
展开全文
高架太堵致乘客提前下车“百米冲刺”赶高铁
9月28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节前赶高铁的经历,称自己在节前一天为了赶高铁,不得不在高架上“百米冲刺”,“黄金周前一天早上六点的虹桥火车站和虹桥机场,完全堵死,前面人都下车奔跑,无奈赶时间我们也只能下车了。”该网友最后建议大家乘地铁出行。
有网友提前三天出行,仍然被堵路上
超长假期将至,全国迎来集中出行高峰。即便选择错峰出行,仍然没有躲过被“堵”的命运。
近日,有广东网友表示已经提前三天出行,结果仍然被堵在路上。网友忍不住调侃:这是预判了他人的预判?
高速开堵,网友称9小时没开出省
另据海客新闻报道,28日,出粤高速已开始堵车,航拍画面显示,乐广高速清远段车流量巨大,有网友表示自己从深圳开车回湖南娄底在广连高速上“9个小时没开出广东”。
各地高铁站现状:人头攒动,客流火爆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信息,当日中国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启动,自9月27日至10月8日,为期12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583万人次,9月29日为客流最高峰,预计发送旅客超2000万人次。
9月28日,上观新闻记者在广州南站现场观察到,乘客们有条不紊,完成整个进站过程15分钟左右,比日常平峰时段耗时较长。
据广州南站微信公众号,9月28日至30日,广州南站开往重庆西、南宁东、柳州、南昌西、深圳北、香港西九龙、珠海等方向还有余票,去往潮汕、湛江西、长沙南、武汉、上海虹桥、北京西、昆明南等方向车票比较紧张。
国铁集团预计,中秋国庆假日期间,铁路日均客流量将接近1600万人次,约为春运期间日均客流量的两倍。
国铁集团表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国铁路加大运力供给,将假期运输期限延长为12天,这期间全国铁路实行高峰运行图,日均旅客座席能力预计较2019年同期增长18.5%。增开跨铁路局的直通旅客列车320列。
哪里会成为新晋打卡圣地
偶然、玄学和不可预测
如果说十一黄金周的出游火爆是可以预见的趋势,那么平日里一些因为社交网络而走红的网红景点的出现则充满“玄学”的味道。
那些各地生活中的日常,被网友重新发现、重新审视、重新包装与建构,然后爆红于网络,成为年轻人“特种兵”式旅游必去的打卡地。这也成为了近几年,尤其是2023年旅游的又一明显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已经关注网红景点多年,今年春季刚刚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调研过“村BA”,在他看来,所有火爆的网红景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造”。
魏翔调研后发现,“村BA”的走红是网红景点产生的典型——“经过一波又一波的衍生和传播,每一波都有不同的受益人和制造者。”自己上传的视频先被MCN公司发现,专业自媒体、KOL出手进行再创作,他们为了获取流量,最后才是“村BA”自己意识到网络的力量,开始自我宣传,最终被农业农村部发现,推广成为全国性活动。
观众的口味在某种程度是难以捉摸的,因此所有网红景点的“人造”背后,又存在着一些偶然、玄学和不可预测性。“也许我们能够预测明天哪种类型的内容大概会火,但是我不相信有人可以断定某个内容一定能火。”长期研究社交媒体和数码人类学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董晨宇对记者说。推动一个内容传播需要循着社会心理的当下状态顺势而为,即便如此,也还是存在几率。
来源:央视网、每日经济新闻、上观新闻等
来源:新黄河